中文资讯名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电视剧>   正文

王凯新剧8.2,又要爆了

好久不见正午阳光的剧了。自从《琅琊榜》和《伪装者》火了之后,这四个字大体成了国产剧的招牌。虽然不是每一部都是精品,但至少话题度是够的。这不,新的来了——清平乐

好久不见正午阳光的剧了。

自从《琅琊榜》和《伪装者》火了之后,这四个字大体成了国产剧的招牌。

虽然不是每一部都是精品,但至少话题度是够的。

这不,新的来了——

清平乐

剧一出,就很“正午阳光”的范;

首先是人员,导演张开宙,制片人侯鸿亮。

前者是正午阳光的御用导演;

早年间主要是做摄影跟摄影指导,后面做导演之后,也不乏佳作。

口碑的有《战长沙》《老农民》,话题性的也有《知否知否》跟《欢乐颂2》;

主演王凯就更不必说了;

基本上近几年正午阳光的剧都有他,但这也有理由,毕竟人家演技好、角色的演绎都很不错。

除了人员之外,《清平乐》另一个明显的“正午阳光范”,是质感。

讨论最多的,是剧集的服化道。

从《琅琊榜》到《知否》、再到这次的《清平乐》,正午阳光一贯以来都是惊喜的。

服装配饰一丝不苟,整整齐齐,镜头结构干干净净,简直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而这次,还多了个“还原”。

剧中主要人物的服饰、打扮基本都很还原宋代历史,

不单单是整体气质,更具体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点上。

各种用心、各种考究自不必说了,回归到剧情上又如何?

原著《孤城闭》是08年就出版的,由网络小说作家米兰lady缩写的言情小说。

书里的主角是内侍梁怀吉,

视角也是从梁怀吉出发,讲了一段宦官与公主的恩怨情长,也拉出一段其时北宋的恢弘长卷。

但说实话,这样的内容影像化总是有些困难,于是电视版把主人公改成了宋仁宗。

比起清代那些被各路编剧作者挖空的帝王们,宋代就显得清新脱俗得多。

宋仁宗其人少人听说,

但“狸猫换太子”里的太子,说得其实就是他。

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位不错的皇帝。

宅心仁厚、平和仁慈,“仁”之一字用来形容他最为恰当不过。

能容忍一身臭汗的臣子在眼前晃悠,口渴了也不说、不忍心让负责沏茶倒水的受责罚。

我们所知道的北宋名臣,大多活跃在他在任时,

比如范仲淹、包拯、晏殊,以及“八大家”里的苏轼、王安石和欧阳修等等。

《清平乐》里,是从宋仁宗的青年时代开始讲起。

一起头,就来了个大冲突。

以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为由头,宋仁宗赵祯在八大王赵元俨的告知下,才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

大娘娘刘太后并不是自己的生母,生母李顺荣是被派往皇陵守着先帝。

赵祯听完,就受不了了。

半夜三更拉上身边的人,强行闯出宫外,直奔皇陵求见生母。

按理说皇帝本人想一条道走到黑,这怎么也都差不多了吧?

不,这时候《清平乐》的魅力就出来了。

朝廷势力的根须交错、各方制衡在这一场戏体现地淋漓尽致,几个人物的性子和主要矛盾、也在此刻埋了下来。

首先,拦着赵祯的第一路人,是皇陵守卫。

小人物,走错一步说错一句就得死,所以战战兢兢;

但面对气势汹汹的皇帝,依然说出这样的话:

“大宋的太后娘娘,在京城宫中,不在此地”

大宋是前提,皇帝在这段话里反而失去权重,也悄咪咪地提醒了一下赵祯顾全大局。

接着拦路的人,是赵祯的自己人:晏殊。

剧里,晏殊是赵祯的老师,是他真正意义上、真心承认的领路人。

他来,赵祯意外之外又觉得理所当然,且带有些愤愤不平的情绪,但终究还是能听下话。

晏殊一句话,跟皇陵守卫相似:

“是大宋的官家”

接着又是一番叮嘱分析,为赵祯细细道来根源错对。

赵祯见不了李顺荣,也带不回李顺荣。

身边人不允许、群臣不允许,就连李顺荣也都不允许。

因为一旦带回去,两宫并立,后宫不安宁,天下也不安宁。

当然,背后还有个大人物:大娘娘赵太后。

这场戏一下来,赵祯有所冲动、但仍能顾全大局的性子,晏殊的稳重、循循善诱,以及未曾出现、但存在感极强的大娘娘,都已经比较清晰了。

而且剧集两个最大的点,也都埋好。

一个是大娘娘和皇帝赵祯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个想把握朝政、一个想夺回权力;一个想维持现状、一个想迎回亲生母亲。

他们两人的对抗与权衡,是《清平乐》前半段的精彩处。

提一点来讲,

依照先帝的旨意,在皇帝赵祯还未成年可以把控朝政的时候,必须由刘太后听政。

其时范仲淹辞官,赵祯接着这个机会开始暗搓搓地说了两句:

“我朝治天下,处处公字为先,然唯有一事私先于工,这便是个孝字”

表面说着范仲淹,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跟太后开刀呢。

下面跟皇帝一伙的八大王,也是同时呛声;

眼看着太后似乎被怼到痛处,但不曾想姜还是老的辣,

拿一句“年纪尚小”就直击皇帝要害,结束对话。

下了朝,又给八大王使绊子;

一波操作下来,隐藏在皇帝背后那个巨大的黑影逐渐明显,

她强大、稳定,俨然是少年皇帝翻越不过的高峰。

而另一个点,可以总结成“不可为”。

赵祯去皇陵的那段戏,其实就在讲皇帝的“不可为”;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皇帝自己有太多太多不能顺心如意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外部压力,也可能因为自己内里的那颗“仁”心。

为了朝政正常运转,为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皇帝之所以为皇帝,就是要仁、也要忍。

前几集讲了个小插曲,

赵祯想起生母儿时给他做的蜜饯,怀念起那个味道,于是便找到了曾经做过那家蜜饯的店铺。

拿到方子之后,赌气似的宣扬自己有多喜欢,要求到哪都能吃到。

站在他的角度想,这只不说是一己之欲,无可厚非。

但蝴蝶效应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

皇帝爱吃,全天下人也跟着吃,

按照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改变,价格自然上涨。

有些达官贵族还突发奇想,用药材酿制,药材也就跟着贵了。

而一切的原点,那个做蜜饯的小店铺里,有个生了病的男人。

他的病,要用药材吊着。

药材一贵吃不起,自然家破人亡。

你看,皇帝心心念念那股子味道,最终却毁灭了蜜饯的源头。

皇帝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这片天下的一生一息。

这也是《清平乐》的潜在表达。

坦白讲,前几集的《清平乐》节奏确实有点慢,整个剧好似不慌不忙、不争不抢,慢慢地在讲故事。

对于现在的观影习惯来说不讨好,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剧集。

精良、详细,真正在讲故事。

感兴趣的,快去追吧~

关键字:
为您推荐
Copyright © 2021 中名网 www.feelc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