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于比亚迪而言无疑是扬帆起航的一年。
2024年,于比亚迪而言无疑是扬帆起航的一年。
受去年年底销量翘尾效应和新年新能源购置税收紧等影响,中国车市开局承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8日,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零售分别为170.8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增长64%和92%,环比2023年12月分别下降15%和24%。
面对市场承压,比亚迪在1月实现销售201,493 辆新能源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33%。其中共计销售201,019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34%,更刷新了历年同月最高销量成绩。
具体来看,比亚迪目前已完成比亚迪王朝、比亚迪海洋、腾势、仰望及方程豹五大品牌矩阵的布局,且方程豹豹5、仰望U8均已开启交付。其中,比亚迪王朝/海洋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分别销售了185,096辆、9,068辆、5,203辆以及1,652新车。
值得注意的是,当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6,174辆,创历史新高!
扬帆起航的2024
众所周知,自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经过2年多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德国、日本、法国、巴西、澳大利亚、阿联酋等海外59个国家及地区,超400个城市,并在多个市场取得佳绩。
聚焦欧洲市场,2023年内比亚迪携5款车型进入19个欧洲国家,并累计开店超 230家。从巴黎车展到慕尼黑车展,比亚迪已成长为欧洲市场上光彩夺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伴随海外市场的热销,比亚迪自2022年下半年起便加速海外布局,至今已完成在东南亚泰国、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南美洲巴西以及东欧匈牙利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
就在近日,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正式启动生产,成为其首个进入投产阶段的海外生产基地。且按照规划,其位于泰国、巴西的两座海外乘用车工厂也将于今年陆续建成投产。
1月30日,比亚迪与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正式签署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的土地预购协议,标志着比亚迪位于欧洲地区的本地化进程也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如无意外,该工厂则有望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从而辐射整个欧洲市场。
而在海外本土化生产尚未落地之前,比亚迪致力于打破现有出海瓶颈——运力不足。
航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森曾在报告中指出:截至2023年11月,全球滚装船约760艘,较2019年增长仅2%,全年运力约400万辆,但仅中国乘用车一年出口量就已突破443万辆。在此背景下,从2020年8月到2023年11月底,一艘6500标准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的租金从1万美元/天一路飙升到了11.5万美元/天,涨幅超10倍。
在此背景下,今年1月9日,可装载7000辆汽车的比亚迪汽车滚装运输船“BYD EXPLORER NO.1”在山东烟台正式交付离港,且按照此前消息称,这仅仅是8艘大型汽车运输船订单的第一艘,后续运输船会在2025年前后陆续完成下水。
基于海外三座工厂陆续投产以及自有汽运船启航,势必将助力比亚迪海外销量在今年迈入新阶段。
智能化“下半场”来了
回顾过去数年,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每月都在打破上一月销量新纪录,一路由月销5万余辆,逐月攀升。其年销量从2020年的42.7万辆,翻至2021年的74万辆,再到2022年的186.9万辆直至2023年的302.4万辆,如此趋势下,人们开始期待比亚迪的2024年又将给出怎样的答卷。
如前文所说,出海已正逐渐成为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奇瑞、上汽等车企,比亚迪海外事业尚处起步阶段,能否站稳年销300万辆,甚至迈向新台阶仅遵从现有路线或已难实现。
于是,1月17日,比亚迪召开了梦想日活动,公布了一系列技术新成果,核心关键词就是智能进阶。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比亚迪的传统优势在电动化领域(尤其是三电系统),最近两年,在底盘系统上也实现了比较大的突破,未来需要做的,就是在智能化上逐渐补齐短板。
比亚迪自己此前也曾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那么,在已经取得电动化的领先之后,接下来智能化的问题到底要如何解决呢?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行业内少有的真正的全栈自研能力,是比亚迪这次提出智能进阶的最大依仗。
正因如此,比亚迪发布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璇玑架构集合了比亚迪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包括易四方、DMO、e平台、云辇、三电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技术在内,比亚迪会根据不同价位、品牌车型,整合相关技术上车。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东拼西凑,凑不出整车智能”。他进一步透露,未来,比亚迪的高阶智驾系统会在20万元以上车型提供选装;30万元以上车型全系标配。
但我们仍需冷静地看待,毕竟现阶段谈发力智能化,相对较晚,智能化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需要大量用户的反馈来持续迭代优化,这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省不出来的。而其又是否能助力比亚迪守住江山,还需市场给出答案。